
日立超高效液相色譜儀的工作流程,本質上是在高的壓力(最高達140 MPa)下,驅動液體流動相通過裝有極小顆粒填料(可達1.9µm)的色譜柱,利用樣品中不同組分在固定相和流動相之間分配行為的差異,以及它們與固定相相互作用的細微差別(如吸附、分配、離子交換等),使各組分在色譜柱內以不同的速度遷移,從而實現分離。分離后的組分進入檢測器,被轉化為電信號,最終由數據處理系統形成色譜圖,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。
其實現超高效分離的關鍵在于:
更小的填料粒徑:使用亞2µm的顆粒填料,大大提高了色譜柱的柱效(理論塔板數可達50,000以上),使分離度更高,峰形更尖銳。
更高的系統耐壓:高壓是驅動流動相通過緊密填充的微細顆粒色譜柱所必需的,日立UHPLC的140MPa耐壓為此提供了保障。
更低的系統體積:優化的流路設計,如低體積混合器和低擴散管路,減少了柱外效應,避免了色譜峰的展寬,保證了高柱效。
在半導體制造中,對超痕量雜質的檢測、高純度化學品的質量控制、以及工藝化學品中金屬離子和有機污染物的監控要求高。雖然搜索結果未明確日立色譜儀在半導體領域的應用,但上述通用UHPLC技術,尤其是其高靈敏度(例如,通過選配的65mm長光程流通池,靈敏度可達以往機型的約10倍)和高分辨率(得益于高柱效和良好的峰容量)特性,正是半導體行業進行精確雜質分析和質量控制所需的。
例如,在半導體工藝中,可能需要檢測:
超純水中的痕量有機污染物。
光刻膠、蝕刻液等關鍵化學品中的雜質成分。
硅片表面的有機污染物分析。
為了確保日立超高效液相色譜儀持續穩定運行,尤其是應用于半導體等高要求領域時,需要注意:
系統準備:使用HPLC級或更高純度的溶劑和添加劑,避免堵塞色譜柱和流路。流動相需經過脫氣(日立儀器配備在線脫氣裝置)。
樣品前處理:樣品需經適當的過濾(如0.22µm或0.45µm濾膜)以去除顆粒物。
壓力監控:壓力異常升高可能表明色譜柱或系統流路堵塞,壓力波動則可能提示泵或混合器問題。
色譜柱維護:遵循色譜柱的使用說明,使用合適的保護柱,定期沖洗色譜柱,并在不使用時應按說明書要求正確保存。
基線觀察:基線噪音增大可能源于檢測器光源老化、流通池污染或流動相問題;漂移可能與溫度變化、流動相比例變化或檢測器不穩定有關。
定期維護與校準:遵循制造商的建議進行定期維護,如更換泵密封圈、清洗閥等,并可利用標準品進行系統適用性測試,確保儀器性能。
日立超高效液相色譜儀通過其高壓輸液系統、高效分離色譜柱和高靈敏度檢測器的協同工作,實現了快速、高效、高靈敏度的分離分析。雖然搜索結果中缺乏其在半導體領域直接應用的詳細信息,但其技術特點符合該行業對高分辨率、高靈敏度和高分析效率的苛刻要求。